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九十八章:产值暴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产值暴增(1 / 8)

十月的华东自治各省,又进入了新一年的秋收。

这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华东自治政斧在经济作物上的种植面积大大超出了去年,就大豆种植面积便达到了三千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三千万亩。棉花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四千万亩。

棉花和甘蔗的种植面积暴涨,自然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去年一整年银行的资金被农垦公司吸收了进三分之一。

不过秋收一到,也就意味着胜利的到来。

四千万亩棉花分布在各省,其中河南、山东、江苏三省最多,江西境内也有一些,不过江西的棉花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因为江西不太适合大片种植棉花。

蔗糖产量预计可以达到4500万吨,糖价因此大跌,一路下跌到了每吨二十五元,然而就是这样的价格对糖厂来说依旧存在暴利,产值可以达到11亿元。

棉花方面更不得了了,4000万亩绵地收获了1800万吨棉花,棉花价格同样跌了下来,从每吨150元下跌到了每吨100元,产值达到18亿元。

180亿斤棉花,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中国此时是四亿三千万人,人均可以分到41斤棉花,也就是20公斤。棉花并不只是做衣服,棉被、枕头、窗帘什么的也是要棉花的,穿衣服自然不可能穿20公斤棉花。

人均棉花消费量20公斤在后世来说,也差不多。

不过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均棉花需求量远远没有那么高,此时中国的人均棉花需求量大概在4公斤左右,而原华东自治三省的棉花需求量最高,人均达到7公斤。

后世的中国也没有这么多的棉花产出,因为后世中国人口很多,所以很多土地都得留着种植粮食。

而这个年代仅四亿多了,中国并无土地压力,所以很多能种粮食的都被农业部拿去种棉花了。

加上有高产棉,今年的棉花产量才暴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