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一百二十章:时代的战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时代的战车(1 / 5)

华东自治政斧一边忙着商品出口,一边则是忙着建设内部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方面。

华东自治七省农村大部分都已经修建了沼气池,沼气池的建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用电问题。

基本上这些农村的电力都能够自给自足,一些还能外输。各省农村都开始拉起电线,点起电灯。

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安徽这几个省的水电也都进入了规划建设阶段,其中福建的水电站修得最多,小型水电站已经修了六千多座,中型水电站修了十六座,水力发电量为华东各省首位。

华东电力公司修的水电站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极少在主河道上修电站,而是在上游水流湍急的地方修中小型电站,那些中小型水电站投资小、工期短,效益比大型水电站要高出许多。

江西、浙江两省的水电站修得也很多,就中小型水电站方面的潜能已经被用得差不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水电修建主要往广东、安徽两省转移。

若说小水电资源最丰富的,那自然是两湖、两广、河南、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四川、疆省和藏省等。这13个省区的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约占全国90%左右。

中国最为大型是发电基地,还属金沙江流域,年发电量可以达到2600亿千瓦时以上,不过当前华东的水电主要以中型水电站来支撑,大型的投入周期比较大,暂时不考虑,而且在主河道上建大型水电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

例如后世黄河的三门峡水电站,长江的三峡水电站,都属于比较白痴的东西,前者是为了治沙,结果沙没治成,年年还要出一大笔钱清淤,当然为面子问题,这个水电站还是保持运转,反正就是一点清淤的钱嘛!

至于三峡,光从经济效益上说,还不如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修建中型水电站,经济效益还比三峡好得多。三峡建成后,长江水道的运输成本增加了,每年还得清淤,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