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一百五十二章:抓住了协约国的死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抓住了协约国的死穴(1 / 8)

忙碌的工地上,阵阵的歌声涤荡着。

“青的山,绿的田,蓝蓝的江河;鲜的食,美的衣,玲珑的楼阁;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成果。”

这首民国时的劳动歌响彻中国各省,随处的田间地头都时常能听到这首旋律简单欢快的歌谣。

努力工作,努力生产。

这是当前华东自治七省的主旋律,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了,但收入也随之增加了,而且是成倍的增加,此时各企业的平均利润已经突破了40%,而且还在上升。

在这样的黄金时期,自然是生产越多越好,这样赚到的钱也就越多。

无论是哪个在这个战争时期大发战争财的,都是在挖欧洲人的财富,欧洲人现在拥有的收入项目,以及欧洲人饱食了几百年的财富。

华东自治政斧此时已经尽一切可能加大出口方方面的生产,同时也在大修铁路。

就仅铁路工人一项,人数就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人,而生产钢轨等等的企业吸纳的工人则更多。

与协约国的贸易正在不断的进行,不过华东远洋公司向来都不让商船单独前往协约国,而是成群结队的在驱逐舰的保护下通过大西洋。

除了往英法两国运输物资外,华东自治政斧还向俄国输送物资。

俄国也很给力,订单下了一笔又一笔,截止到四月,俄国已经下了三亿英镑的订单,这些钱则是英国贷款给俄国的。

只可惜的是,俄国人的交通系统太混乱了。

俄国通往前线的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1915年前4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81%。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四个月里,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万车厢,这还是在气温寒冷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