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两百三十八章: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三十八章:军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抉择(1 / 8)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这个程度,黄金时期就快要达到顶点了,随着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国力衰弱,订单下得也不像之前那样慷慨了。

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这次攻势中俄军取得了胜利,以损失百万人的代价歼灭了一百五十万德奥联军。

俄军能在这次攻势中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德国把主力抽调回了西线,连指挥官都调到了东线。

因为凡尔登战役的失利,西线指挥官法金汉被撤职,东线指挥官鲁登道夫和兴登堡被调往西线。

不过这也是俄军最后的胜利了,德国已经把列宁秘密送回了俄国进行革命活动,俄国爆发革命的曰期已经不远了。

夏钧正计划着后续的军事行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就将要走向明朗化。

按照原定历史,沙俄将在明年二月爆发二月革命,而美国也将在明年二月加入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

沙俄爆发革命,是因为俄国是以农奴制国家,失去了民心而导致的结果。

至于美国参战,从国家角度上来看是不正确的,从国家角度上来看,是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以及墨西哥的事件。

但实际上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共济会。

由于战前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没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当战争漫长化之后,双方开始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对人员、物资进行充分的利用。

德国在成立了这样的部门之后,马上损害了共济会在德国的利益。

德国与协约国开战,德国国内的经济也是受共济会的犹太人艹纵的,他们大发战争财,而德国政斧的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煽动罢工等等,到了战争后期直接搞出了政变而使德国求和。

再则,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共济会以美国为基地,或者说美国根本就是共济会的工具,从而向协约国出售军火。德国若是守规矩,那么共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