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373章:全民命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全民命格(1 / 7)

虽然6000万吨的产量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对中国的近五亿人口来说还是很少的,目前差不多足够消耗,也可以看出很多地区还为发展起来。

不过这不是主要的消耗项目,主要的消耗项目是不断上马的工程,以及工厂的建设等等,这才是钢材消耗的大户。

还有军工业也是一个耗钢大户,同样也是电老虎。

军工业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不计成本的,不需要考虑什么市场问题。

随着中华帝国不断对内陆的交通进行改善,钢铁的产量可谓是暴增。

以前中华帝国的钢铁产量受很多因素限制,因为之前是沿海地区,海外的矿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运回来的,最容易的就是澳大利亚,不过中华帝国在澳大利亚也投入了不少钱修建交通设施。

所以海外的采矿数量不太容易扩大,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矿产,基本上都被英美等殖民国家给占了。

现在没有了限制,也没有人才限制,内陆的冶金群可谓是疯狂发展。

十二年的发展下来,华东集团也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有了这套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就算是钢铁厂毁了,只要人还在,就能很快恢复过来。

这套模式现在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了。

内陆经济在冶金行业首先迁移的情况下,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居民,都开始不用远赴沿海就能找到一份工资不错的工作了,不过很多地区目前的就业岗位还不足以满足全部的就业需求,很多农村劳动来还是要去沿海找工作,而内陆地区目前还是处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内陆居民还没有大规模进行个体建设,例如盖个房子什么的。

不过随着道路交通的改善,工业的向内陆转移,内陆居民也开始富裕起来了,个体建设也开始增多。

像军工业,中华帝国把八成的军工业都转移到了内陆地区。内陆有战略缓冲,不会被人一下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