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唯一战胜国> 第394章:战争疑云,中国资本抽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战争疑云,中国资本抽逃(1 / 5)

中华帝国因为人口已经达到了6亿,而且国民素质普遍提高,国民财力也不断发展,使得内部消费变得非常旺盛。

就以电器来说,虽然美国在很多电器方面要比中华帝国更加普及,但中华帝国以人口压倒美国,在内部的电器销售总量还是高于美国。

更何况,中华帝国的财富分配在全球各国之中最为公平,虽然大部分财富被华东集团所攫取,但这些财富却用在了国民身上。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和一部分未富裕起来的群体,这就造成了矛盾的产生。

而这种矛盾也就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未富裕起来的群体也想富裕起来,因此他们就会努力的工作。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大到一定程度,大到了一种不可赶超的地步,或者说在残酷的剥削下贫困群体看不到致富的希望,那么就会引起剧烈的社会矛盾。

当前中华帝国的社会矛盾是有的,但很轻微,是一个非常适当的程度,未富裕起来的国民随便睁开眼睛就能看见希望,因此就奔着这希望努力工作。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太平衡的财富分配方式不可持久,因为国民有了很好的福利,同时当富裕到一定程度时,就感觉大家都差不多了,干不干活都无所谓,都能过了。

此时中华帝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国民在之前普遍不富裕。

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电器。

但富裕群体有了房子,其他群体也要有房子,因此努力工作。当富裕群体率先有了车子,其他群体也要有车子,因此努力工作。当富裕群体有了众多的电器,其他群体也要有众多的电器,因此努力工作。

你有,我没有,这就是矛盾。

当房子、车子、电器都有了,而且普遍拥有的情况下,那么如何制造新的矛盾呢?

让国民普遍买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