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调教武周> 第二百五十九章:苟利国家生死以(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九章:苟利国家生死以(三)(1 / 4)

一场朝会轰然而散,虽然短暂却让姚华激动的不能自已,借一句戏谑的说法“这是他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家族的一大步”。

说到这,不得不讲一些题外话,汉人所创造的文明其实一直都是自私,冷漠的,关于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因为汉人是一种血缘社会,上到统治阶层所维护的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所依赖的亲戚朋友。

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自己亲人以外的成员死活。

正如唐冠的将夜六问,其实唐冠与何弃疗所拷问的并非他们自己,而是整个民族的走向,这种社会结构其实并非全坏,因为它造就了无与伦比的古华夏,可从长远来看却让后世的国运低落的中华举步维艰。

当然此时的唐冠也不能免俗,正如他的冷血无情,不择手段,甚至面不改色的杀害那无辜女孩,尽管唐冠安慰自己说血统便是原罪,其实作为一个典型的汉人,其实他为的不过是自己与亲朋好友。

当一个人与他所处的文明格格不入,面临的只有毁灭,唐冠只好将他那一点可怜的“愤青”与道德暂时收了起来,目前的他无力去改变。

之所以剖析那么多,因为对突厥人的战争也好,对吐蕃人的战争也罢,唐冠知道这是几个完全格格不入的文明不能缓解的冲撞,也就是所谓的一山不能容二虎。

以至于后世的中华还是存在分裂的问题。(注:此处敏感)

吐蕃此时处于半农耕半游牧的状态,与大唐有一部分相似,所以两国一直处于胶着状态,迫在眉睫的突厥却大大不同,这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战斗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只有战争与劫掠。

这也造成了彻底的不融洽,除非有一方消失在对方的视野中,但是很显然,在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的唐帝国选择的只会是如何将对方消灭。

姚华跟在身后望着背负双手默默不语的唐冠,直到两人走出一段路程,姚华才上前道:“老师,这群化外流民如此嚣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