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疯狂> 第四百四十六章撕开大口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六章撕开大口子(1 / 3)

崇祯七年腊月初十,归德府宁陵县县衙。

姚亮走出县衙的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姚亮是汝宁军安排在宁陵县民团的团长。今天一大早,知县余子琏就把姚亮召到县衙,命令其带着民团急援归德府城。

宁陵县民团是当时吴世恭建立的第一个民团,不过也是一个最特殊的民团。其他的民团都是汝宁军完全控制并指挥的,可宁陵县民团却有些不同。

当时吴世恭建立这个民团的时候,是与宁陵县的士绅姚员外他们共同建立的,人员也基本上都是宁陵县本地人,民团的军官更是那些士绅的子弟。连这个民团的军饷给养都是由公田和士绅资助的。而姚亮也是姚员外的一位堂侄。

本来这个民团还有些汝宁军派出的教官,可是随着汝宁军的大扩军,那些教官也基本上都到汝宁军的其他部队当军官去了,因此,汝宁军对于这个民团的控制就更弱了。

但由于这个民团建立的最早,吴世恭与姚员外这些士绅的关系也很紧密,因此吴世恭他们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个隐患。因为从明朝的法理上来说,这个民团应该是听从宁陵县知县余子琏的命令和指挥的。

不过本来汝宁军就安排这个民团守卫宁陵县城的,余子琏又是宁陵县的知县,士绅们又要这些本地子弟兵守卫本地县城,所以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是一个问题。

可是现在特殊的情况就出现了。归德府的钱知府写信给余子琏,要求其组织本地民壮赶到府城帮助守城,而余子琏就想率领这个民团亲自去救援。

余子琏在本地做知县已经快满六年了。是到了调任或者升迁的时候,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顶头上司钱知府的评语。

说实话,余子琏这个知县做的一点儿也不舒心,关键就是吴世恭在宁陵县的影响力太大了。虽然在余子琏上任以后。吴世恭对其根本就是一种漠视的态度,但是关于俩人矛盾的流言,也通过吴世恭的身边人传遍了整个宁陵县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