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疯狂> 第六百三十七章改组内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七章改组内阁(1 / 3)

黄道周对于杨嗣昌的攻击,却完全是站在理学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的。他认为即使天下再缺乏人才,也万万不可用像杨嗣昌这样应该在籍守制的“不祥之人”,因为这是违天理、逆天道的。杨嗣昌不能坚决回避辞免,就是贪图禄位,居心阴险。

而对于议款,那更是关乎国家大节,即使有百利也绝不能行。何况他还认为,就是从眼前利益来讲,议款也是行不通的。并且他在奏章中说:“不用说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使款矣、成矣、久矣,目前宁远、锦州、遵化、蓟州、宣府、大同之兵,何处可撤?”

不过这个逻辑却相当有趣。黄道周似乎认为:由于不好安置因和平而裁撤的军卒,那就根本不应该去追求和平。这样高明的逻辑都能够被推导出来?真心献上我的膝盖啊!

可黄道周的地位和声望远非几个普通言官所能相比,他的攻劾所造成的影响力也就超乎寻常。在这样一股风潮中,杨嗣昌款虏误国几乎已成了舆论中的定评,他在精心筹划十面张网中取得的功绩也被轻松地放置在一旁,没有人愿意为他评功摆好。

好在崇祯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并不糊涂。他出于天朝皇帝的傲慢和形势好转带来的盲目乐观,完全不愿考虑“议款”的建议,但对于杨嗣昌的信任和珍视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他也清楚,朝臣们攻击杨嗣昌带有浓厚的朋党意味,在“款和”问题上立论虽然同他一致,用心却全然不同。他还是一心一意地信用杨嗣昌,同时也禁止再议论对清方构和的问题。

此外,崇祯皇帝还为杨嗣昌的上位扫清了障碍。在六月,他又一次对内阁进行了大改组。他先是在此之前把首辅张志发和黄士俊、贺逢圣、孔贞运先后免除了阁职,这样内阁中已经没有一个同温体仁共过事的人了,而且人数骤减。

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逗你玩”了。为了充实内阁,他先组织了一次对重臣的策试,亲自出题,摆出天灾频仍、流寇难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