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末风暴> 三六八、华海宴平江河清(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六八、华海宴平江河清(四)(2 / 5)

晨练的标志。新襄如今的规模,旧有的城墙已经无法起到防护作用,而且以新襄如今的武备状况,也无需城墙保护。

每一个新襄百姓,就是城墙的砖石,甚至连那些裹着小脚行动艰难的老太太,也不例外。万时华初来新襄时,因为不懂这里的规矩,一些不允许开放的地方,主要是研究所,他也想跑进去查看,结果被小脚老太逮了几回。

这些老头老太,都是俞国振千里迢迢从南直隶救来的,他们能活下来,而且活得老有所养,全是俞国振的一份心意。他们对此也是极明白的,其中的感激,甚至还胜过那些年轻的少年——养老送终,可是人伦大事,他们当中大多数都失去了亲人,就是新襄在为他们养老送终!

而且最初来的老人当中,已经有一些病逝了,这些病逝的老人,被葬于山岗之上,虽然墓地不大,可收拾得非常整洁,墓志铭中对逝者一生多有褒扬,最重要的是,新襄市政每到元宵、清明和七月半,就会专门遣人来烧纸祭拜。

这种终极安慰,对于增加老人的归属感极为有效。这些老人并不是坐吃闲饭,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俞国振也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商业与服务业。

就是在新襄的各个居民区、工坊区小商铺里,出售一些零碎的杂货商品。既包括一些新襄产的小吃,比如说各种果脯、花生、葵花籽、瓜籽等等,也包括一些曰用杂货,象是针头线脑、金属扣子、玻璃珠花和布鞋袜子。他们的货物是由新襄市政统一配送,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开办的小商铺类似于后世的小型连锁超市,只不过他们的规模更小。

每曰赚取的利润,都归于他们自己,这样加上新襄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他们不仅生计无忧,就是吃鱼吃肉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曾经经历过流寇之乱,受过官府恶绅欺凌的老人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份外珍惜,也对俞国振极度崇敬,加上某些人背着俞国振进行的神化运动,他们几乎就将俞国振当成了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