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悍明> 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国使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国使者(1 / 5)

武力是安**的根本,军工生产一直都被放在了第一位,顾振华更是倾注了无数的财力和人力。到目前为止,安**一共建成了四处军火基地,最大的是南阳,其次是归德,开封,还有湖广的武昌。

四处匠师人员一共三千七百余人,学徒工两万三千名,各种承包作坊,全部加起来,人员超过了十万。尤其是还有以汤若望等人为首,一共三百多位西洋工匠和传教士为安**服务。

从人员规模来说,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当然军工产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其中每个月能生产各型火铳三千杆,火炮五十门,开花弹四千发,火药三十万斤。另外还有大量的冷兵器作坊,生产诸如腰刀,盾牌,胸甲,长枪一类的武器。

至于军装,帐篷,鞋帽等等,全都转包到相关商人手里,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提高效率。顾振华已经做出了详细的估算,凭着安**的实力,动员十万人以上,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在这些军队当中,火器兵数量只能占到三四成,最好的近卫军也仅仅能达到五成,至于炮兵方面欠缺的更多。这也不是顾振华不努力,而是时间有限,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年的时间,而且战斗损失又非常大,想要提高火器普及率,的确不容易。

有现在的成绩,还要感谢明朝的匠户制度,顾振华至少能找到合适的工人,要是一点点的积攒,只怕十年都未必有现在的家业。

当然安**的发展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就连作为元老的李济伯有时都跟不上进步的速度。

“王爷,老夫让参谋部拟定了计划,如果您真要借助这次的机会,出兵山西,和鞑子一决雌雄。至少有五成的胜算,甚至可以把鞑子一举赶出京城!不过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根据沙盘推演,至少会有两万的伤亡,尤其是寒冬作战,损耗可能超出咱们的想象。”

顾振华微微一笑:“李先生,既然损失这么大,本王就按兵不动,等到耿仲明和多尔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