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初唐大农枭> 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开话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开话题(2 / 4)

,他又接手了一千二百多户工匠,其中,有造船技能的,就有三百多户,于知行直接把渭水边一个世代造船的村庄全部端了。

而这种情形,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因为,随着于秋想要开发的商品越多,对于熟手技术工匠的需求也越多,从阚棱这次送到长安的货物的量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可以看出,洺州的发展,到了一个小瓶颈了。

没有足够的技术工匠,光靠于秋来自后世的新颖设计,是造不出多少可以碾压当下市场的新货物的。

李世民的领悟力是极强的,他嘴上虽然在嘀咕百姓的事情,脑袋里想的,其实是再度和于秋合作之后,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他很期望于秋能再给自己画一张大饼,比如,只要自己答应合作,他就帮助自己顺利的登上大位之类的。

然而,没有。

于秋直接把话题岔开道,“你们猜,王侍监的奏章送到长安去之后,朝廷会有什么举动?”

“应该会专门再派钦差来查实情况,厘定封赏,并且,这个钦差的身份不会低,很有可能是裴相。”杜如晦猜到。

于秋笑道,“我猜一定是太子。”

“太子?他是储君,可不适合做钦差。”杜如晦摇头道。

“这个,和适不适合做钦差没关系,既然是王侍监上奏回去的消息,其实就没有什么查实情况的必要了,李建成如果不傻,一定会过来在这份奇功上分润一点苦劳,并且,利用他储君的身份,做主分配这些粮种,拉拢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子们。”

于秋这么一解释,杜如晦和房玄龄便一起皱起了眉头,不再怀疑会出现第二种情况。

因为,最关心这些高产粮种的,是朝堂上的那些士大夫,他们为了争取利益,一定会推动一个能帮自己多弄点粮种的人来洺州。

宰相裴寂的资格虽然老,但还压不住李世民,在李世民本人在洺州的情况下,最终能够得到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