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初唐大农枭> 第两百五十三章 参观金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三章 参观金库(2 / 5)

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便利。

支票这个东西,几乎可以满足他们在市面上所有大额的消费和采购了,超大额的交易,则是直接可以到银行来划账,百万贯级别的钱财调动或交易,居然可以在一盏茶时间之内完成,要是像以往,光是清点计算,都得好多个人忙活好多天。

有了银行,就会大大的缩减这些成本,至少,各家算账点数的人,搬运钱财的劳力,是可以裁撤掉一大部分了。

而当大家了解了超大额度的异地存取和提现业务之后,又觉得,自己何必将钱都提出来呢?

放在银行打理不是更好?

这样不仅不需要自己出人力,负担消耗,还能收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而懂得了这个道理的中原各家,现在就巴不得洺州银行快点把分行开到自己所在的州县去了,并且希望洺州银行多印一些不记名存票出来。

因为,不记名存票在异地使用,是不需要交什么提现费用的,就跟后世的钞票一样,何必将它兑换成沉重的铜钱呢?

“各位的心情,我都了解,但是发行不记名存票,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洺州银行确实有这么多铜钱,现在对外发行的不记名存票的数量,其实与我本人投入到洺州银行的铜钱数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放多少铜钱到洺州银行,才会发多少不记名存票出去。

各位如果想要洺州银行加快印不记名存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各位多到洺州银行存款,兑换不记名存票。”于秋笑着给大家解释道。

闻言,大家对洺州银行发行的不记名存票又更加信服了许多,但是,让大家都接受这种不记名存票,却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相比较而言,能够制作成衣物的丝帛和织物,比纸张具有更多实际应用价值,商人们能够接受纸张作为钱币,老百姓们一时半会却还不能接受铜钱丝帛变成纸张这件事情。

当然,这也是因为洺州还没有大量向市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