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初唐大农枭> 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达高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九章 抵达高昌(2 / 6)

高昌国种出来的棉花亩产高出三成以上,相信,在你们这边这么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有了它,棉花的产出一定会大幅增加的。”于秋给大家讲解道。

“亩,亩产高出三成以上……这,岂不是说,我们高昌国种棉花的百姓们,收入将凭空增加三成?”麴文泰有些发愣的道。

而通过广播听到了于秋的讲话的百姓们,却是爆发出了一阵猛烈的欢呼声,他们高昌人原本就是兰州,武威那边的汉人西迁过来发展形成的,汉化程度很高,大多数人基本都能听的懂汉语。

而于秋也因为这阵欢呼,系统积分也再度爆高好几万,当然,他所带来的好消息还不止这些。

接下来他又宣布了夏国纺织集团将会在这边开始分厂,将棉花的脱籽技术,棉纱棉布的纺织技术和各种机器都引进到高昌这边来,让高昌国的百姓也能像夏国的百姓一样,到工厂里做工赚钱的好消息。

这顿时又让当地的百姓们一阵欢呼,给于秋贡献出来了几万积分。

而于秋之所以将高昌国设定为一个重点发展区域,是因为高昌国是西域这一块最先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而且,它处于向西通道的中央位置,距离左右两边的诸多国家和西突厥的距离都非常近,以其为中心,能够最快速的通联所有西域国家,发展推广农耕文明。

毕竟,这个时代的生态环境比后世好很多,西域这边沙漠戈壁滩的范围还很小,方圆数千里,存在着很多以欲渔猎和少量耕种为生的小国家和部落,如果科学的规划一下,给他们带来更先进的生产知识,这里的产出,将会非常的可观,能够作为中土控制中亚和欧洲的跳板,历史上的盛唐之所以富裕,主要就是经营好了西域这块地方。

和百姓们讲了好一阵话之后,于秋才乘坐麴文泰的马车,去了高昌王宫参加宴会,二十多万积分,足以让于秋赴宴的心情保持愉快了,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则是对于秋的这种访问模式感觉很新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