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48章 燕王别慌 ,家里有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8章 燕王别慌 ,家里有矿(1 / 5)

柳淳面对着三套文房四宝,仔细研究了好半天。奈何,他不是此道高手,根本看不出什么。不过假如这是三苏所留,那可就不是宝贝那么简单了,简直是国宝中的国宝啊!

三苏父子,文章光耀千古,才华堪比黄河之水,要知道出一个大文豪或许不难,但父子皆为文豪,就十分罕见了。而苏家呢,是父子兄弟,三个家伙一起站在了文人的顶峰,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也十分罕见。

可以说巴蜀文脉,全都灌注在了苏家。据柳淳所知,很多人都以能拥有一件东坡遗物为荣,在他面前摆着的,不光有苏轼的,还有苏洵和苏辙,凑在一起,那就不是简单的三倍增加,简直是三次方,三十次方啊!这要是能留到后世,绝对会上国家宝藏的。

“请朱老和赵少保过来,对了,再把蜀王请来。”

一个时辰之后,这三位围着几样宝贝,仔仔细细看过之后,纷纷一脸怪异地瞧着柳淳。

朱椿最年轻,也最沉不住气,他咳嗽了一声,“柳大人,你知道苏轼是哪的人不?”

柳淳哼了一声,“苏轼不就是眉山人吗?你别卖关子,我就想知道,这玩意是真是假!”

朱椿呵呵道:“别忙啊,我再问你,你知道苏轼的后人住在哪里吗?”

“这个……”柳淳一下子被问住了,这是他的知识盲点啊,翻白眼道:“我哪里知道!”

赵勉闷声道:“据我所知,苏轼入朝为官之后,不断被贬,几十年颠沛流离,苏家后人也遍及四处,其中最主要的都在当下的南直隶一带,毕竟苏轼在这里为官最久,江南也是吸引文人聚居的地方。反而是老家巴蜀,苏轼的后代并没有居住。”

柳淳愣住了,“你的意思是苏家后人不在巴蜀,那这东西就是假的了?”

“那也未必。”朱守仁道:“苏轼的子孙虽然没有回到老家安居,但是苏家族人留在巴蜀的,还是有的。手里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