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393章 天下之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章 天下之约(2 / 4)

严格按照朝廷的法制来说有几个不违法?朝廷也没有新派南阳太守来,等于默认了他对南阳的控制。

荀彧就没这么轻松了。袁绍屁股上不干净,他擦不掉,也没心情替袁绍擦。

离开了朱儁的视线,张纮说了更多情况,不仅将南阳的情况向荀彧如实相告,还讲了更多他亲眼所见,或者直接了解的情况。荀彧了解到颍川的现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隐隐有些不安。

“孙讨逆这是打算以荆州为根基,以豫州为战场吗?”

张纮瞅瞅荀彧,这一次,他没有回避问题。“如果天下事不可为,他也只能如此。”

荀彧也没有计较太多的大义,张纮已经事先声明了,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因为豫州无险可守?还是因为豫州的世家豪强不支持孙讨逆?”

“兼而有之。”张纮开了个玩笑。“颍川四长名重天下,荀陈钟韩四家到目前为止没一个人愿意与讨逆将军共事。就拿你们荀家而言,人才辈出,但不是在长安,就是在邺城,荀公达倒是在南阳,吃着南阳的,喝着南阳的,却一直不肯出来做事,讨逆将军能怎么办,难不成与陶恭祖一样逼他?”

荀彧沉吟不语。陈登拉受袁绍的任命去做庐江太守,视陶谦如无物。张昭、赵昱不肯应陶谦辟除,这些都不是秘密,邺城的人都清楚。有些事,他甚至直接参与了谋划。孙策不是陶谦,他没有逼人出仕,他甚至很少主动辟除某人任职,他只是发布募兵令,愿者来,不愿者也不勉强。

这看起来很消极,但对保持豫州的稳定很重要。他表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衬的稳重,比孙坚做得还好。

但是,他真是消极吗?荀彧原本以为如此,可是见到张纮,他觉得孙策恐怕不是真的求稳这么简单。

“陶恭祖虽然年逾花甲,但他老而弥坚,那脾气可是一点也没敢,这贵弱尚柔之道远不及孙讨逆。不过,孙讨逆这么做恐怕也有人才济济,不在乎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