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1415章 进退之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5章 进退之间(2 / 4)

所言甚是。正南所言稳健,有大将之风,臣一时想不出有什么不妥。公与才思敏捷,见识过人,不如请公与先说,容臣再思量思量。”

审配眼神微闪,瞥了沮授一眼。什么时候沮授和郭图这么亲近了?也对,沮鹄就在颍川,他大概已经和荀衍成了知己。沮授当初让沮鹄从军,没有安排到自己麾下,却将他安排到麹义身边,如今总算修成正果了。麹义虽然死了,沮鹄却和颍川人成了一体。

沮授心知肚明,却无从反驳。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正南所言,的确是百战百胜之计。若是孙策肯战,我军必能大破之。但孙策为浚仪而来,若我军撤退鸿沟,浚仪无恙,孙策慑于主公威名,未必敢过鸿沟一战。盛夏将至,雨水增多,就算鸿沟北地势高敞,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审配哼了一声,不置可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撤到鸿沟以北固然稳妥,却失去了逼孙策决战之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雨水一天比一天多,前几天那一场大雨只下了大半个时辰,地面就到处都是积水,比他在冀州看过的任何一场雨都大。听沮授说,虽然仅仅隔着鸿沟,相距不足百里,这里的雨下得比鸿沟北更大,而张郃也说,龙渊水附近的那场雨更是惊人,而且风大雨大,如同天河倒灌,据说就连孙策搭建的浮桥都被冲垮了。

中原气候与冀州大不同,夏季不宜作战,特别是对他们这些冀州人来说。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审配还有一个容易让人误会的地方。袁绍让他坐镇洛阳,他如果一味持重避战,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养寇自重。原因很简单,如果孙策被袁绍击败,洛阳就没那么重要了。只有孙策与袁绍隔河对峙,洛阳才会举足轻重。

“黄忠占据鲁山,颍川、洛阳的通道已断,麹义阵亡,万众变色,荀衍独木难支。即使是为接应这数万将士,主公也只能进,不能退,否则不仅冀州将士心寒,颍川世家也将气沮。”

袁绍眉心紧蹙,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地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