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1561章 中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1章 中庸(2 / 4)

破,遇到训练有素的精锐就捉襟见肘了,遇到轻骑兵更是被动。

孙策把自己的感悟说与蔡琰听。蔡琰也很感慨。她知道袁绍战败,也知道黄月英、秦罗等人立了功,却不知道细节,听孙策这么一说,总算有了体会。孙策虽然受限于战马资源不足,却通过战术和技术手段消弭了双方骑兵的悬殊,最后实现了逆转。由此可见,孙策重视技术自有其道理,他要全面了解西域的文明也绝非袁绍的浅尝辄止可比,自己的任务当是长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正如他一拿下南阳就让黄承彦接管南阳铁官一般。

“将军眼界之高,谋虑之远,非等闲可比。”蔡琰心悦诚服。

孙策大笑,倒也没有谦虚,坦然受之。这的确是他的优势,其他人没法比,周瑜也不行。

“我斗胆妄测,将军此次来南阳,不仅仅是喝喜酒这么简单吧?是不是又在谋篇布局?听说这两天麋夫人出入宛市,是要解决南阳布商遇到的麻烦吗?”

孙策竖起大拇指。“祭酒是有心人。”

他笑了笑。“我也是没办法,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南阳商人借钱助我平叛,于朝廷也是有功之人,现在却被如此对待,我如果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以后谁还肯借钱给我?”

“将军不怕被商人裹胁?商人重利,有利则聚,无利则散,而且贪得无厌,将来难免反噬。”

孙策略作思索。“这世上有什么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吗?”

“仁义。”

孙策笑而不语。

“这话不对?”

孙策想了想。“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只是有失偏颇。如果要我说,我觉得是强者才有资格讲仁义,没有实力空谈仁义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舍生取义,成为死人;要么成为伪君子,苟且偷生。”

蔡琰的神色有些不自然。

孙策装作没看到,接着说道:“此二者皆非我愿,所以非强不可。当然,一人强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