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2378章 非死不可(求推荐,求保底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8章 非死不可(求推荐,求保底月票!)(2 / 6)

衡听到这些话,一笑置之。

孙策一路向东,继续巡视,在获嘉与毛玠相见。秋收已经结束,毛玠正在各县安排种冬麦,加上黑山军第二批迁居河南的人员也在这时候经过,毛玠要安排沿途的食宿。近十万人,这个工作并不轻松,每天需要准备的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万一有人生病,还要及时医治,以免引发疾疫。毛玠特地请来了活神仙于吉。于吉与黄巾渊源甚深,与黑山军有种天然的亲近,既能治病,又能安抚人心。

毛玠请见时也带了一个随从:功曹杨俊。

杨俊是河内名士,在河内很有影响力,也有理政之才,毛玠稳定河内得到了他不少帮助。他为人刚正,拜见孙策之后,直言不讳的提出了司马懿的问题。

孙策知道,对司马懿的处置与他之前的习惯不同,对此有疑问的人很多,只是有些人不敢说,有些人以他过于信任,不愿说,杨俊没有这样的顾忌,主动发问,也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面对杨俊的疑问,他没有急着回答,等到众人一起来拜见时,他才重提这个问题。

“河内乃京畿之地,服膺儒学的人应该不少?”孙策面带微笑,环顾四周,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有人若有所悟,有人一脸茫然,有人心虚的低头作沉思状,有人则以热烈的目光迎视孙策,恨不得举手作答。

孙策最后还是看向杨俊。杨俊本就是儒生的代表,他就学于陈留边让,边让被孙坚杀了之后,他还为边让守过墓,有人曾报到孙策面前,是以孙策早就听过他的名字。

杨俊躬身说道:“这是自然,儒学乃圣人所传,天下正道,我河内研习者甚众。”

“敢问季才,夫子为人如何?”

杨俊不解其意。“臣愚钝,敢问其详。”

“夫子为师为父,平时与子弟相处,总是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否?”

在这个时代,道貌岸然并非贬义词,但孙策这句话明显有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