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2468章 阎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8章 阎圃(2 / 7)

诸将互相看看,慢慢恢复了精气神,七嘴八舌地应着。

黄忠喝了一声:“大声点,有没有信心?”

诸将凛然,下意识地起身,轰然应喏。

——

黄忠强行压制了内部的分歧,但面临的问题还是很严峻。

徐晃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抢攻宕渠,这是黄忠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按照原本的计划,出山之后,到宕渠补充给养,休整士卒,然后相机南下江州或西进阆中。控制宕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以徐晃的能力和风识,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意义。

黄忠猜想,徐晃可能有所发现,又来不及汇报,这才临机决策,不惜以劫掠巴人部落行权宜之计。虽然巴人部落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几天,总比一点也没有好。

黄忠和邓展商量,由邓展殿后,派人与西城联络,一是提醒徐庶留神吴懿,二是请徐庶想办法运点鱼干过来救急,并守好退路。万一不得已,只能主动撤出巴郡,以免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下,止损是第一考虑。

邓展接受了黄忠的命令,同时又对黄忠说,徐晃为人谨慎,这么多年了,从没出过大错。他没有遵照事先的计划行事,肯定有他的道理。

黄忠知道邓展的心思,一声轻叹。“子翼啊,你不用担心,我是清楚公明为人的。只是……唉,没想到李严竟是如此样人,真是看走了眼。”

邓展劝道:“中领军不必如此。正方毕竟年轻,这些年又走得太顺,突然遇到这么大的事,难免会有些慌乱。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当初提议出兵时,我们也是信心十足的,谁会想到大巴山这么难走。”

黄忠深以为然。李严今天的表现让他很失望,但让他失望的又何止李严一人。包括他本人在内,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连他们这些人到中年到的宿将都产生了轻敌的思想,何况那些年轻后生。

“我现在明白陛下为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