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策行三国> 第2494章 大国使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4章 大国使者(2 / 5)

撸起袖子互殴。

冯鸾愁得夜不能寐,几乎一夜白头。

曹操接到消息,也是哭笑不得。孙策还没出征,益州已经人心惶惶,等孙策的战船驶入三峡,大军四面围攻,又将如何?

曹操自己也无法决断。他亲笔作书,向陈宫、法正问计。

诱吴军主动进攻本就是陈宫、法正二人所定之计,尤其是陈宫。如今形势发展大体正如陈宫所料,只是难度比预想的更大,是见好就收,抢在孙策出征之前称臣,还是再坚持一下,曹操需要陈宫的建议。

陈宫、法正很快给出了回复,意见出奇的一致。

再战!

陈宫分析说,黄忠入巴,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已成僵局。翻山越岭,运输艰难,仅凭荆州诸郡难以为继,不得不从豫州转运物资。若孙策亲征,大军数十万,消耗更加惊人,必然要动用全国之力,能坚持的时间更短。

一旦亲征不克,孙策要么主动撤退,要么重启谈判。不管是哪一个结果,都对益州有利。

法正的态度更积极。

他认为孙策亲征正是蜀国的大好机会。孙策亲征,看似来势汹汹,实则强弩之末。黄忠受阻宕渠,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孙策亲征,而是黄忠主力退守西城,只留一部于宣汉。黄忠不退,孙策亲征,正是吴国君臣骄狂的标志。他们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怒而兴师。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孙策再善战,他还能飞过巫山?论水战能力,吴军诸将中无出甘宁者。甘宁都无法逆水而上,孙策又能奈何?孙策已经多年不战,他能否保持当年的状态都是一个问题。

更何况,他们还准备了明暗两手。明手已经实现,暗手也箭在弦上,一旦得手,孙策内外交困,不仅多年的英名毁于一旦,甚至可能有性命危险,天下形势逆转在即。

法正建议,放弃汉中,调曹昂守巴西郡,与黄忠、徐晃对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