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探险手札> 第二章 地陷虫洞(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地陷虫洞(2)(1 / 4)

地面上的用衣物点燃的篝火熊熊燃烧着,冒出一股股浓烟,有些呛人,陷空洞的面积大约是二十平米左右,呈不规则的圆形,还有好几条大大小小、弯弯曲曲的通道。

这是一种典型的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土壤少而岩石裂隙发达,降雨后雨水汇聚,汇集成地下流径冲刷,在长时间反复的环境下,形成发达的地下陷空洞。

西南民间地区,管这种地貌有很多种叫法,比如‘壳子地’、‘坑子地’等,还有一种叫法,称为兽窝地,因为这类型天然地陷结构,对于动物来说,是很好的天然洞穴,因此特别容易成为各种蛇虫鼠蚁的巢穴,甚至一些大型的野兽也可能寄居其中。

此刻,我们很显然就掉进了一个‘虫洞’里,这些虫也不知是什么品种,上面的那些丝絮状物体,很可能是它们吐的丝,就像蚕或者蜘蛛一样。这些东西结在上方,表层被厚厚的浮土和落叶覆盖住,由于很有韧性,因此人走在上面,根本不会有感觉。

而之前那个浑身都是虫的‘人’,显然就是从那丝絮里爬出来攻击我们的。

想到上方不远处就是当年地质队的扎营地,再结合现在的情况一下,我估摸着,那批地质队员比较倒霉,扎营刚好扎在了壳子地表面,估计也和我们一样,被什么东西给偷袭了。

没准儿刚才袭击我的人,就是那地质队死去的队员?

它究竟算是诈尸了,还是怎么地?为什么浑身是蛆虫,却还可以动弹?

按照靳乐对于尸体诈尸的理论来看,像这种已经腐烂,身体内外都是蠕虫的尸体,是不可能诈尸的,因为它们的肌肉和筋骨已经被破坏,即便还存在生物电感应的现象,尸身也不可能再做出什么反应。

我心知这会儿不是说话的时候,便就着篝火,一边儿警戒,一边儿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思考着该怎么出去。

虽说滇缅之地毒虫繁多,但在这地下陷空洞里,看见这么大一个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