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768章四地之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8章四地之分(2 / 8)

国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范围并非是帝国之中采取了什么更为优良的办法,亦或是改进了什么策略,而仅仅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被动提升而已。

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科技如果永远不变,生产力一切都不会发展,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帝国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

有没有扩张的愿望,其实和皇帝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一个皇帝本身就是碌碌无为,那么帝国即便是再大,也是止步不前的。

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在当下之前,有野心并且付诸实践的,其实并不是汉武帝,是秦始皇。因为其实汉武帝远击大漠,开拓西域,并非是汉武帝本身有对外扩张的野望,而更多的是为了和匈奴对抗,就像是陇西的地名一样,张掖等等,是为了伸出手,挥动双拳方便殴打匈奴。远征夜郎国么,或许也有扩张版图的想法,但是相信更多的是因为听到了夜郎国很有钱,而当时汉武帝很缺钱。

在汉代之后,不缺钱,又很有野心,然后搞死了自己的,是杨广。他开挖运河,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了国内怨声载道,最后被李唐所取代。不过杨广远征,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

没钱却将事情给办成了,但是没办好的,则是元朝。先不管金帐汗国究竟是几种计算方法,但是至少在元朝当时,其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无疑是相比较中原地区更为落后的,生产制度和政治模式也是更为粗糙的,可就偏偏是这样一个更为落后且相对来说更为野蛮的政体,却能打下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准更高的宋朝,说明其实经济和生产力,并非是制约一个帝国扩张脚步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没能走上对外的征伐路线,最重要的因素,依旧是『人』。

『西域利害,自孝武起,大汉各便是争执不定,尤其是孝光武之后……』

斐潜说了一个开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忍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