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788章武陵南蛮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8章武陵南蛮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2 / 8)

有大棒子,也有胡萝卜,攻伐和政治手段双管齐下。比如在对于南匈奴的安置为题上,曹魏并没有一味地攻伐,而是利用政治手段,将其划分为五部,然后再分别控制。在具体管理时,一方面选择各部贵族作为统帅,另一方面又派人担任各部司马,名义上统帅为最高指挥官,实际上由司马控制大权,即避免了激化矛盾,又实现了对匈奴的控制。

而对于更为强大的鲜卑,曹魏则是避免正面冲突,专门设鲜卑校尉管理鲜卑事务。当鲜卑一分为三时,曹魏又利用手段挑起其内部矛盾,致使鲜卑内部自为仇敌,互相攻伐。

曹操大棒子挥舞得最狠的,当然就是对乌桓、棒子前身高句丽等民族,尤其是对于附蜀反魏的氏、羌、胡等少数民族,曹魏的打击力度非常大,经常动用屠灭迁徙等手段。

西南方向的蜀国民族策略,则是得益于罗老先生的发扬光大,能为后世更多的人知晓。不过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看,蜀国面对的问题相比于曹魏和东吴,其少数民族形势更加复杂。针对这一复杂的情况,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主张,并成为蜀汉建国后对付少数民族基本方略。

除了演义之中的孟获之外,历史上的马超就是在这个政策之下,成为五虎上将的,甚至还有姜维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效用……

这些效果也确实对于蜀国有了一定的促进,至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西北地区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作出积极响应,这其中氐、羌等少数民族对于蜀汉的偏向态度,也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东吴么,相比较曹魏和蜀汉来说,在处理这些民族问题上,就比较奇葩一些了。

或者最不可思议。

若是和曹魏相比较,东吴的这些边境民族无疑都比较弱小一些,和蜀汉相比,东吴又会显得种类有些比较单一,因为东吴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蛮夷和百越后裔,并不像是蜀汉周边那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