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2 / 6)

久,就放开了。

后世的儒家为了所谓的礼,变成了表面上拼命抨击阿堵物,背地里则是刮地三尺捞钱财,一方面显示自己清高的身份,一方面又官商勾结上下其手。

斐潜很清楚,战争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消耗,所以在平阳的商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斐潜的战争体系供血。

一个是学宮的文学体系,现在从书籍到清论,有不同的价格书册,而且这些书册基本上来说的价格都是不菲。

汉代的士族来说也是有追星族的,只不过这些人追的是名士,对于名士的言论和书籍,这些士族欢喜得不得了,就算是花费重金也会采购一本,否则就像是在其他的士族子弟面前抬不起头来一样,因此这些书册的销量一直都是不错。若不是为了控制市场的稀缺性,斐潜有时候都想多卖一些这一类的书籍。

平阳另外逐渐占据一席之地的,便是铁器,包括各类简单的兵械。因为斐潜在平阳工房上的推进的水力锻机,二十炼,三十炼的优质钢铁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因此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满足一定的需求。

原先斐潜也是有动过设立所谓的工匠学堂的想法,但是很快就取消了,并不是因为工匠这个身份,又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而是因为工匠这个特殊的职业,很多人是因为会一门手艺才有一碗饭吃,而这些手艺虽然有的是比较简单,但是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如果不是亲手学过做过,还未必能懂。

大型器械,比如投石机,弩车等等,斐潜又不可能拿出来教,而小件生活用品,教会了徒弟便饿死了师傅。

这些事物,工序,本领,一旦开设学堂,那就免不了的会广泛传授出去,而对于汉代这样的小农经济而言,一方面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外一方面这些东西散播开,也就断绝了原本依赖这些为生的工匠的活路。

不是说工匠学堂不能设立,而是在斐潜还不能保证全国性的控制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