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113章 转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3章 转折(2 / 7)

的修建的一整片水渠灌溉系统,经历了几百年,依旧还是非常的好用,提供给关中土地源源不断的水源补充,让整个的关中,拥有了大量的良田。

只是可惜,现在还不是自己出面完全占据关中时机……

不过么,单单借着这个机会,取一个左冯翊,将关中和弘农隔离开来,还是必须要进行的,否则等待杨彪和赵温联起手来,恢复修养生息几年之后,必然成为斐潜的极大威胁。

至于京兆尹和右扶风,最佳的状态就是让种邵和赵温一人占据一个,然后这两个人相互争斗,给斐潜稳固消化阴山,争取时间。

所以徐庶得知斐潜有这样的决定之后,便没有等斐潜的到来,而是率先带着三千多人直接奇袭潼关……

三千到五千,差不多就是一个不错的将领,可以直接指挥的最大兵力了。再往上增加,就必须分兵,并且还需要副将协助统领和指挥。

很多人对于上万人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存在于脑海当中,就像是耕田的农夫农妇们讨论皇帝会怎么生活一样,只是依据自己经验去臆测。

实际上,古代战争当中,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繁琐得要死……

为何在古代战争当中,尤其是三国,总是会出现被断了粮道的情形,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能通过辎重车补给的线路就那么几条,不是这一条便是那一条,反正辎重车就是四个轮子,怎么也不可能多两个翅膀直接上天。

而且大军为了储备粮草,一般都会在前沿阵地的侧后方,修建一个专门转运的基地,明明知道这样是一个极大的弱点,却依旧不得不继续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粮草这个东西如果不一次运大量过来,不在前沿修建这样的转运营寨,那么大军在下一批粮草到来之前就有可能会饿肚子……

千人级别的部队好说,一旦超过万人,作战之时,单单粮草一个月就要消耗一万八千石,这个还是步卒,若是像斐潜这样的骑兵,则是还需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