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变化(2 / 7)

多数人都不相信,可是在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之前,大多数人依旧是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庞统也不好将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毕竟若是真说了,然后成功了倒也无妨,如果不成功呢?天子出了什么问题,那么该算谁的?还不如就这样含含糊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算是一种幸福。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只是关心自家吃什么,而那些关中士族则是在这样的一次行动当中看到了另外的一个方面。

骠骑将军斐潜麾下,这种速度快到了相当可怕的兵卒动员能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兵卒来源就是一般的自耕农,所以要进行作战,就必须要进行政治上的动员,比如在《孙子兵法》就明确表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然后比较不那么出名的《吴子兵法》之中也提出:“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凡治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等等。

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要打仗了,国君需要让治下的这些民众知道为了什么去打,至少在道义上要站得住,这样才能打胜仗……

一直到了汉代,这样的习惯也依旧保持着。

若是对应侵略,保家卫国,那么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是其他的战争目的,多少还是需要走一个流程。

就像是讨伐董卓,也是先在山东郡县周边先大肆的宣扬董卓是多么多么的残暴,然后是多么多么的不忠不义,之后才有酸枣那个不怎么像样子的联盟,就连斐潜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要进行作战,依旧要召开誓师大会,表示要打什么人,鼓舞一下士气什么什么的……

然而现在……

从敲响了将军府战鼓,到最后斐潜带着人马离开,也就是短短一天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听说举办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