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952章大赦风波,油脂替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2章大赦风波,油脂替代(2 / 8)

认为自己的『机遇』到了。

斐潜任命了裴垣作为假参律参议,专门负责议论『大赦』? 然后以此来确定是否要对于那些闹事的学子进行『大赦』。

裴垣以为这个事情很简单? 甚至认为这不过是斐潜的一个不甘心于听令天子的一个台阶。毕竟这个大赦是从天子刘协那边发出来的,纵然斐潜这边有西京尚书台? 但是天子的号令自然也是要听的? 然而斐潜又可能是觉得就这样大赦了,有些面子上顾不住? 所以要裴垣来提供出一个台阶。

只要裴垣这个事情办得漂亮,那么自己头上的这个『假』字? 也就可以摘掉了……

裴垣新官上任? 在参律院之中报到之后,便带着新调配到自己手下的两名书佐,三名侍从,兴冲冲的赶往青龙寺。

在参律院? 裴垣没得到韦端的什么好脸色。这也很正常? 韦端之子因为在学子暴动之中受伤残废的事情,终究还是遮掩不住,自然大多数人都清楚了其中的关系,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对于韦诞致残表示了深沉惋惜的哀叹,但是实际上心情怎样? 恐怕也自己最为清楚。

所以,韦端给一个负责『大赦』的裴垣? 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好脸色?

但是这没有关系,裴垣觉得自己成竹在胸。

毕竟有汉一代? 是真正确定了『大赦』制度的朝代,或者说? 汉代的大赦? 已经让很多人习以为常。

大赦制度?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都有,但是到了汉代之后,才算是成为了一种频繁的政治手段,大汉王朝期间一共大赦了一百四十余次,平均下来几乎三四年就大赦一次,因此裴垣自然的就认为议论大赦,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之中,司法自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赦免,作为古代司法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法典涉及了赦免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