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唐小闲王> 第一百八十三章 猪肉的“风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猪肉的“风口”(1 / 3)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既然亲眼看到了养猪的收益,蓝田县的村民们当然都起了心思。这一次,没有人再怀疑李信的话,家家户户都卯足了劲儿投入到养猪的浪潮当中。

这种非理性的决策本来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猪肉的产能一旦提升太快,超过市场需求的话,原本的卖方市场就会立刻转变为买方市场,猪肉的价格也就会像跳水一样猛跌。

但是,这会儿毕竟是猪肉市场的开辟初期。随着越来越多人在长一楼品尝过猪肉的美味,这个市场以极其野蛮的姿态迅速成长着。无数食客嗷嗷待哺,长安城里各大酒楼外加上无数酒肆乃至于市井小摊贩都摩拳擦掌,死死地盯上了猪肉背后的利润。

在这样的情形下,仅靠蓝田县一地的猪肉产能,绝对不可能填满猪肉供给的缺口乃至于扭转市场形态。

用后世的话来说,李信一手缔造了这个猪肉的“风口”,在这个风口上,哪怕蓝田县的村民们再怎么不动脑子地乱蹦跶,也能顺顺利利地飞起来。

因此,李信放心地没有去限制蓝田县的养猪大业,甚至还允许王贵合理放出一些无息贷款,鼓励村民们去养猪。

没办法,一个新兴的产业就好比是一株新生的嫩芽,需要一些额外的浇灌也是正常的。

李信对此倒是没想太多,完全是照猫画虎地按照后世扶持产业的套路去做而已,可是在蓝田县一众村民们眼中,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惠。

在大唐,地主阶级掌握着大量的财富。他们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就是放贷,通过赚取利息的方式使财富获得增长。

而且,除此之外,放贷也是小地主成长为大地主的关键。

简单来说,贫穷的农民以土地为抵押向富有的地主贷款,一段时间之后,要么农民渡过难关,顺利地把钱还上;要么农民彻底还不上钱,土地被地主没收,而自己也成为向地主租地来耕种的佃农,从此只能仰地主的鼻息而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