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2 / 5)

强度的纪律约束和文化教育,在郭鹏不断灌输的【国家】概念和【民族】概念的熏陶下,逐渐拥有了明确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他们开始产生了对内作战和对外作战的不同认知,意识到内战和外战的不同。

在郭鹏建立魏军之前,这样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在曹休进入魏军接受教育之前,也不知道这样的概念的存在。

汉人概念的形成还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的。

至少在两汉时期,因为交通的极端落后和信息的闭塞,以郡为国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对于底层人民来说,不同的郡的人就像是不同国度的人一样。

大部分人的群体认同主要体现在郡的层面,而不是州,更不是汉国这个国家。

他们把太守称作府君,一府之君,入了府,就要奉他为君,从而影响一个郡的政治格局。

不是同郡人就不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那打起来就像是外战一样。

打生打死也罢,劫掠妇女儿童也罢,放火屠杀也好,毫无负罪感。

从不同地区征发军队去打另一地区的叛军,打完了就地烧杀抢掠,然后遣散回家,一气呵成。

拿汉羌之战来说,对那个时期的高层精英来说,汉羌之别当然比较明显。

但是对底层人民来说,汉羌之战和不同的两个郡之间的内战并无太大的区别,结果是一样的。

战争结束之后,该烧杀抢掠还是烧杀抢掠,不会因为你是汉人或者你是羌人就遭遇到不同的对待。

这样的情况在郭鹏逐步扫平天下的过程之中发生了改变。

郭鹏建立军队之初就对军队进行严格的纪律约束,把军法的地位提拔到无限高。

对军人来说,军法就是一切,处置他们的不是高级军官,而是军法,以及军法的解释和执行者们。

高级军官反而没有在非战时惩罚士兵的权力。

高级军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