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一百一十五 将来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一十五 将来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2 / 5)

皇帝缓缓的摇了摇头。

我不是因为胜利而叹息,我是为人活一世之艰难而叹息,我想让我魏子民活的更好更安全,还有肉吃,就要杀掉如此之多的鲜卑人,而鲜卑人也是为了让自己活的更好,才会南下叩关。

人活一世,为了吃饭,为了活着,要做多少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朗朗乾坤之下,若要活人,未免也太难了一些,此战我军大获全胜,但是,难道就没有损失吗?”

程昱低头不语。

损失当然是有的。

军队的损失暂且不说,光是后勤人员,就因为一些意外死了一百多人了。

有累死的,还有生病没能获得及时治疗而死的,也有吃东西吃快了噎死的,还有运输过程中摔跤摔死的。

尽管郭鹏给后勤人员也提供了不错的安全保护,但是依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活的好好地,有人死,还有不少人受伤,生病,耽误了家里的生产。

这些家中重要的劳动力一旦因为什么原因失去了劳动力,对于这些家庭的打击是很大的。

农耕时代,青壮年男子的劳动力是一户农户维持生计不可或缺的,他们要是失去了劳动力,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也将成为魏帝国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

失去劳动力之后,必须要用其他的替代方案来帮助这个家庭继续生活,比如减免赋税,或者提供耕牛之类的,让家里的女主人承担起这个职责。

这样的户数少了还能应付,要是多了,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集中出现这样的家庭,必将严重影响这个县的整体经济水准。

那是非常危险的。

而且战场上的直接损失还能计算,这些间接损失要想统计出来,则是难上加难,这些间接损失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也非常难以计算。

这部分的损失,也在郭鹏的接受范围之内。

不客气地说,打赢这一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