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仅要武功,也要文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仅要武功,也要文治(2 / 4)

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你看你慌不慌。

袁嗣对于皇帝想要搞事情的想法一点都不期待,完全不觉得他能成功。

但是皇帝陛下这一回好像有点别的想法。

“再怎么增加规模,也是没用的,不把最根本的东西解决掉,问题始终还是会存在,袁卿,你说这五经十四家法,为什么会诞生?”

“为什么……”

袁嗣有点意外:“陛下的意思是……五经十四家法是如何诞生的?”

“也可以这样说,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有十四家法,明明只有五经,哪来的十四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嗣眨了眨眼睛。

他敏锐的察觉到皇帝的这个问题不一般。

有什么政治意图?

还是单纯的只是想要问一问?

这种问题,只能据实相告,不能夹带私货。

“五经是前汉武皇帝时期就有了的,武皇帝采取董仲舒的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规范儒学,确定了五经为五种正规官方认可的学说,予以确认。

到了后汉时期,后汉光武皇帝重视经学,重立经学教育,初步确定了十四家法,到孝章皇帝时期,孝章皇帝召集天下名儒商讨学术问题,讨论一月有余,会议结束之后,才最终确立了十四家法是朝廷认定的家法。”

“嗯,很好,这些事情孤都知道了,袁卿,孤问你的是,为什么,五经,要有十四种家法?”

郭鹏面无表情的看着袁嗣。

袁嗣咽了口唾沫。

“儒家经典从先秦时期传承至秦,遭遇始皇焚书坑儒,禁止儒学传播,儒生们将经文藏了起来,或拼命背诵,才度过危局,将儒学传承至今。

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因为记忆、字形、字音、个人理解等各种问题,使得五种经书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各自的含义也大为不同,甚至可以影响经文本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