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战下一次的可能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战下一次的可能性(2 / 5)

意妄为之事,又在任上为魏帝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免了他们的死罪,不要开杀地方守备大臣的先河,免得人心惶惶。

还有人上表说韩浩也就算了,糜竺好歹也是皇亲国戚,念及糜夫人多年侍奉的功劳,以及糜竺亲弟弟糜芳为国事而死的过往,怎么样也该留下糜竺的性命才是。

郭嘉再次上表,说韩浩和糜竺的确有错,因为没有阻止郭阳和兼并土地的事情,严惩他们是可以的,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到底是功臣,没有在政治上犯错,如果将之杀死,未免闹得人心惶惶,对魏帝国的统治不利。

郭鹏思虑再三,考虑到政治局面的稳定需求,决定饶过两人,最终没有下令斩首。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韩浩、糜竺被废为庶人,举族财产被抄没归公,全族迁移到河南尹居住,不准回原籍生活。

另外,韩氏家族和糜氏家族内部其他分支的族人有侵占田地行为的,一律斩首,该分支的一应人等全部发配边疆,从事苦力。

饶过两人,却不放过他们的族人,追责到每一个人。

哪怕是糜氏家族,哪怕是皇亲国戚,也逃不过去。

唯一的怜悯就是没有禁锢他们的子孙参加科举考试,把未来的希望留给了他们。

这也算是郭鹏的法外开恩了。

皇帝真正做到了不留情面,仕官多年的老臣韩浩、糜竺都逃不过去,满朝文武大臣被深深震撼。

他们纷纷放弃了幻想,选择向现实投诚。

打也打不过,郭鹏有军队的支持,斗争也都争不过,大家都是怂包。

于是在四月底,中央朝廷的意志得到了统一。

所有在朝官员家中私有田地超过三百亩的,全部向皇帝报备,留财政部、民政部、内阁审计司三方备案,以作日后参考。

以曹氏,夏侯氏,田氏,桥氏,蔡氏等与皇家关联匪浅的家族为首,纷纷向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