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荆州学业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荆州学业堂(2 / 6)

复仇的那一天。

一定要等到郭鹏死掉,然后才能出来搞事情,郭鹏不死,他们永远也不能出来搞事情。

另外,读书要继续读,官要努力去做,努力去钻营,去升官,掌权的力越大,做官的士人越多,才越有在未来颠覆一切,把历史拉回原本走向的可能。

这是荆州内部不少残余士族家庭的最后的执念。

伴随着延德九年的大叛乱,他们纷纷了解到,只要郭鹏活着一天,他们就没有翻盘的希望。

于是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郭鹏早死,或者他死了之后子孙后代们可以掌握魏帝国的实权。

然后,“拨乱反正”。

可惜的是,魏帝国到底会不会走到那一天,他们到底有没有机会主导魏帝国的实权,那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魏帝国的权力架构,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可以在职权上威胁到皇帝的存在,和汉帝国的权力架构已经完全不同了。

尚书令和尚书仆射都被取消了存在,以后也不会再设置,相国丞相这一类的职位更是完全不存在于魏帝国的权力体系之中。

他们就算能做到高位,也不能大权独揽。

他们寄希望于从郭魏政权的内部颠覆这个政权,然后回到当年士人们的黄金时代,那是纯粹的痴心妄想。

教育的改变,科举的逐渐深入人心,还有纸张的不断普及,已经逐渐让学习的成本不断降低,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特权,一种奢侈的念想了。

就算是一个黔首黎庶,他也有可能进入中央太学读书,然后当官。

时代的发展就是如此迅速,短短数年间,魏帝国的学术生态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五经十四家法所维系的上百年服务于士人家族的学术生态被郭某人用五千禁军彻底毁掉了,再也回不来了。

荆州人里不是没有一些清醒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只是若是没有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