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四百五十一 毛玠的商业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四百五十一 毛玠的商业改革(1 / 5)

,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 !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关中的生产和经济早已恢复。

甚至更胜从前,远超黄巾之乱爆发之前的状态。

良田阡陌,交通纵横,数千个屯田农庄星罗密布,把关中大地填的满满当当,往来魏国商贩和外国商贩将道路沿线的城池、酒肆和旅店带动的一片欣欣向荣。

农庄给城池提供粮食和瓜果蔬菜,城池反馈给农庄以钱货,往来客商带动经济交流与发展,盘活了关中的经济。

从关东各州迁移来的人口也在关中的土地上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成为新一代的关中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的耕作、劳动,努力生活。

由于气候变迁,关中之地没有了西汉时期的温暖,水文情况也发生了改变,无法重现当年八水绕长安桃花朵朵开的盛况。

小冰河侵袭之下,整个关中平原的农业潜力已经大大降低,不可能恢复到当年天府之国的等级了。

雍州的农业产值也一举被益州、徐州、扬州、冀州、豫州和荆州等东部南部各州超越,失去了再度成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可能。

东汉帝国以来中国政治中心的逐步东迁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长安也并非就没有机会了,长安要想恢复到当年的盛况,只有等待下一次隋唐温暖期。

只是隋唐温暖期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关中大地的回光返照。

而现在是小冰河时代的前夜,气候正在逐步变得更加寒冷、干燥,关中之地必将继续沉寂,农业产值也会不断走低,人口承载量也将不断降低。

未来的关中无法承载生产恢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口,所以郭鹏从延德九年开始就有意识地把越来越多的关中人口往河西四郡、西域还有益州地区迁徙,减轻关中之地的压力。

关中之地的人口始终被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甚至还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