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纳米崛起> 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三章 月球(四)(1 / 4)

就在程存武、余胜天两人绞尽脑汁思考硅纳米镀层技术的月球方案时。

蓝星地面的月球材料研究所,也没有闲着,在去年十月份,航天局就通过无人飞船,从将重达2.8吨的月壤、月岩,送回了蓝星。

这些月壤月岩样本,给蓝星的科研人员,带来非常多的研究数据,特别是关于未来月球基地的材料自给问题,就是进入了航天局的核心任务列表中。

月球材料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陈东阳,是一名非常年轻的材料工程师,今年才32岁,他毕业于西工大,之前在燧人系的材料实验室工作,今年一月份才调入月球材料研究所。

陈东阳和谢清团队交流过,也赞同未来太空材料领域,应该以电场合成技术为主。

此时摆在他眼前的数据,是虹湾月壤的具体元素成分。

虽然各个月海之间的月壤成分,大体趋于一致,但还是存在含量的区别。

虹湾月壤的元素含量中,丰度超过1%的元素,分别是氧42.31%、硅21.44%、铁13.56%、钙6.13%、铝4.03%、镁3.46%。

这个元素含量,也是导致程存武执着于硅纳米镀层的原因之一,毕竟硅元素的丰度超过21%。

而铁含量也不低高达13.56%,反倒是蓝星土壤中,丰度相当高的铝,在虹湾月壤中反而只有4%左右。

因此月球材料研究所的重点,放在硅、铁、钙上,而铝、镁排在后面一些。

只是现在硅纳米镀层技术,在月球基地的合成技术陷入难产状态,迫不得已下,只能考虑铝合金技术。

幸好之前在做方案的时候,航天科工和雄鹰航天并没有死磕硅纳米路线,还有其他备用方案。

其中铝合金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案。

虽然铝合金制造的外壳,整体强度比不上硅纳米镀层后的铝膜板,但铝合金的电场合成技术,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