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六百七十九章:枣庄战役之城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九章:枣庄战役之城破!(3 / 4)

武力予以驱逐。

苏军认为中苏边境线在张鼓峰山顶的149高地,而日军认为这是“满洲国”的领土,其边界线应在张鼓峰的东侧,双方遂发生激烈的冲突。

事件爆发后,日本国内考虑到正在和中国政府进行武汉会战,所以决定采取不扩大方针,希望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

随之多田骏参谋次长及载仁参谋总长连续3次以电报形式要求“朝鲜军”不再扩大事件,只有苏军挑衅方可予以反击,第一线部队保持现状并作反击的准备。

但是尾高从苏军一开始就进行连续猛烈反击中知道事件不会简单解决,于是他决定向张鼓峰一线增援的5个大队兵力,并将73联队及山炮大队部署在张鼓峰正面。

随后双方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月的局部战争,尽管日军在张鼓峰一线的兵力占据优势,但是在火力方面却略逊于苏军,因此这一仗打的非常的艰苦。

苏军的猛烈轰炸和炮击及坦克掩护步兵往返昼夜的冲杀,进攻使日军的19师团迅速“弱化”。

由于不断的向52高地、张鼓峰南坡、张鼓峰山顶,沙草峰这4个无底洞的守备点投入大队,中队,日军凡经过两次作战的大队,人员都减少一半,有的一半还多。如75联队的第1大队,参加了3次作战后这个大队仅剩30人,有的中队仅剩9人。

面对这一严重伤亡情况,尾高龟藏这个师团长也异常惊恐。

随着步兵的大量伤亡,战斗力急速下降,19师团已成为一个空壳。从战争开始后,他的19师团平均每日伤亡约为200人。

但即便是如此,日军依旧没能守住张鼓峰。

而苏军占据了张鼓峰阵地一部后,使东北地区的战局起了变化,此时苏军不仅是由南北两条陆地通路到达这里,还利用大量舟艇横渡哈桑湖,从东面向张鼓峰运送部队、装备和物资,并利用这一制高点以东地区集结大量步兵、坦克和以这一制高点指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