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七百二十五章:黄雀在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五章:黄雀在后(1 / 4)

为了培育出合格的战马,日本人也是费尽了心机,下足了血本!

他们最先使用的方法是繁殖1867年时法国拿破仑三世赠予日本的26匹阿拉伯马,原因是阿拉伯马历来以高大、健壮、善于冲刺著称!

但是,由于近亲繁殖,这次改良显然是并不成功的。

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军的战马比欧美军马矮20多厘米,体重也轻数十公斤,显然,日本的战马依然全面落后于欧美。

日本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低下头来学习,而不是盲目自大。

感受到差距的日本,开始花大力气引进世界上优良的战马,于是开始从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大批量的引进欧洲战马。

比如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国留学骑兵,因此大量引进了法国的盎格鲁诺尔曼马,此马体形大,奔跑速度快,是良好的军马。

日本经营中国东北地区后,又从蒙古买了不少的战马,因此日本骑兵的战马并不缺少。

当然了,引进战马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培育。日本天皇对新品种战马的培育计划非常重视,因此日本政府在北海道地区建立了多个战马育种基地,但由于日本的气候环境和欧洲差别巨大,欧洲战马在日本生活经常会遭遇因水土不服而突然死亡的状况,日本人在无奈之下只好花费重金从中东地区引进较能适应亚洲气候的阿拉伯战马。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研究,日本终于在1910年培育出了七种用途不同的战马,不过日本耗时耗力研究出的战马仍然普遍比欧洲战马矮10—20厘米,体重也轻大约70公斤。

日俄战争期间,战斗民族胯下的“开挂马”无论在体型还是耐力、速度上都远远胜于日本战马,给日本人上了深深的一课。

日本人突然意识到,虽然日本战马的数量已经符合了战争的需求,但质量上却远远落后于欧洲的高等战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