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攻占东南亚的战前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攻占东南亚的战前准备(1 / 4)

在华北、华中地区局势尚且还算稳定的情况下,大本营很快就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在中国南部沿海进行实战练兵!

这个决定对于日军全体高层的震动非常大,不明所以的人并不觉的有什么部队,但是对于日军军团级、方面军级乃至更高级的军官而言,这就是一个非常的明确的信号——大日本皇军要对南方动手了。

北进南下之争在日军中由来已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中国已经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4年之多。由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反抗日本侵略者,日军迅速吞并中国的野心也被彻底击碎,中日双方在战场上形成僵持状态。

然而,此时的日本本土仍然保有大量的有生力量没有投入中国战场。

不是日军不想投入更多的兵力,尽快打垮中国,而是日本虽然空有蛇吞象的野心,却没有足以支持进行持久战争的资源与实力。

当已经在中国战场上泥足深陷、无法脱身之时,日本国内对如何摆脱战争困境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考量。

一派秉持日本长期以来的“大陆政策”,认为应当凭借德军入侵苏联的契机,北上进攻苏联,完成与盟友德国会师的同时,获取苏联境内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从而增强战争实力打破中国战场上的僵局。

另一派则认为,应该趁英美等国忙于应对德国之时,南下占领已经沦为英美殖民地的东南亚各国,并且在获取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同时,彻底断绝英美等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从而早日完成“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构想。

在1939年之前,北进派是占据着绝对的上峰的,但是诺门坎事件却让日军艰难的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北进不可行。

诺门坎战役再次证实了苏军火力和机动力量的压倒性优势,日军认识到自己与苏军相差太远:从坦克数量、性能到后勤部队的汽车运输能力,从火炮的数量、炮兵素质到单兵武器的自动化程度,从战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