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东北挺进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东北挺进军(4 / 5)

要,悄悄的进村”,这道理李国耀又怎么不清楚。

所以他要求各部队在东北地区活动的时候都以抗联或者是义勇军的身份进行,尤其是后者。

倒不是说义勇军有多厉害,也不是说多有凝聚力,而是这样的部队在东北地区太常见了,就像是大山里的山石一样,随处可见。

想当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最英勇的人不是张少帅的东北军,也不是各地的警备部队,反倒是这些由散兵游勇以及土匪农民组成的义勇军独树一帜,成了东北抗日的主力。

眼下历经十几度春秋,随着历史镜头的推远,当年日本人炮轰北大营已经成了一个遥远事件的标识。

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东北人而言,苦难才刚刚开始。

自那开始日军大军进攻东北,东北军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撤往关内,大批东北人为了避开日军的淫威,流落到关内,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他们悲凉的处境和心中的愤懑。

而留在家乡的东北人,脖子上架着日军的刺刀,眼看着父母兄弟被杀戮,妻女姐妹被**,父老乡亲被残害。

老百姓难以理解的是,自己的政府,为什么命令军队不去抵抗凶残的日军,为什么不保护他们,反而像丧家之犬一样逃了。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但他们清楚,想要不做亡国奴只能自救,而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义勇。

于是,乱世豪杰起四方,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等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政府军不抗日,民众就自发地组成了义勇军。

ps:身体出了问题,早晨去医院检查了一番,晚上才回来。检查结果是劳累过度,虽说问题不大,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休养。

多余的话也不说了,慢慢来吧,反正本书已经快要完本了,按照大纲,干翻关东军解放东北也就完事儿了,作者君今年保证速度吧!

至于有些读者说搬运背景资料,这作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