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女频综合>虎妻> 第447章 老人(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 老人(二)(2 / 4)

一人之过。昨日若不是郡主善意,要分赠礼物,本侯也想不到此事。若要怪罪,本侯才是个领头儿的。往后这种话,都不必多说。该怎么干,让百姓们富足起来,才是咱们下一步要商议的重点。”

这话太对了。

而且极得官员们的好感。

不管是武将,还是文官,谁不喜欢有个能扛事的上司?

若有了功劳,就是上司的。有了罪过,就是底下人背锅,谁还愿意卖力?

如今尉迟圭一张嘴,就把这锅背到自己身上。官员们有了好感,积极性便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也肯说话了。

老人少,也不能说是官员不尽心尽力。

边关严寒,这气候本就生存不易。尤其一些偏远地方,缺医少药。莫说老人家,就是青年一旦染病,也是难以救治的。

很好,尉迟圭命人记下第一条。

缺医少药,那就去请大夫,买药。或是给予一定补助,请本地大夫多带几个徒弟。

往后必须确保,各村各庄必须有一个医者或学徒坐镇。能医治一些简单的小病,是不是就能让百姓过得安稳些了?至于如何开展,等各地调查了医者情况,再来逐一想办法。

气候严寒,这个跟老天爷没法说理。

但是不是能让各地官员把事情管得再细些?

好比京城,每到暴雨大雪这些恶劣天气,京兆尹就会向朝廷申请补助,疏通沟渠,清扫积雪。虽然还是百姓干活,但有人来主事,情况就能好得多。

尉迟圭这一提点,一向寡言木讷的田巩,表示他有话说。

他原在基层干了多年县令,一些村子的民风较为淳朴。就有乡民会在寒冬多砍些柴禾,分赠给乡里的老人。

对于这些乡民,他一向是大力表彰的。可家家都有自己的事,也不好强求吧?若强行摊派,恐怕反激起对乡里老人的厌恶。

尉迟圭眼睛一瞪,“谁摊派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