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带着医院回80年> 第106章 制作复方药灵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制作复方药灵感(2 / 4)

绝大多数中医生还是好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作者求生欲很强)

而中药背后的黑幕那简直就是罄竹难书了。

什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用化学物质泡制草药、大量农药喷撒、重金属超标、炒高中草药的价格等等,将中药市场搞得跟古玩市场一样信用破产。

所以前世陈夏不反中医,恰恰相反,他认为中医最终会消亡的原因不是“反中医”那批人,反而就是在从事中医中药行业的部分人。

他们的所做所为已经超越了底线,为了钞票连人性都不讲了,最终毁了这门传统医学。

不过1981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中医师还是德艺双馨的,中药还是天然种植的,疗效还是可以肯定的,“反中医大军”还都在娘胎里。

而且1981年因为整个国家刚刚才步入改革开放的正轨,各方面的药物监管都不是那么严格,还是有许多捷径可以走的。

所以陈夏想要办一个药厂,工艺上其实并不复杂,比如药物处方来源,陈夏可以拉四院下水,让四院的信用做担保。

八十年代国内的药厂少,医院进药不方便,或者药剂科主任没本事搞不到药,所以国内的医院里一般都有一个“制剂室”。

一些并不复杂的常用药,医院制剂室可以自己生产调配后再卖给病人,便宜又实惠。

这样不但解决了药物进货是紧张的矛盾,也可以让病人省点钱,疗效总是有的,但毕竟不正规,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后来国家就不允许了。

陈夏准备去医院的制剂室里翻翻,随便找几个方子出来,再经过陈夏药厂的“精心研究”,然后就能制造出一种新药来。

当然成份也是中药+西药,至于哪种成份更有效?这管陈夏什么事?

路线之争,有赚钱重要吗?

至于药厂的审批,这年头还没有食品药品监督局,也不像后世那样复杂严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