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键战略点(2 / 5)

掉进深坑,部队花了几个小时才走了几百米。

不知是谁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法子。丛林里有一种荧光苔藓,每个人都把它抹在前面的人身上,这样,跟着荧光走,才不致掉队或迷失方向。

行军过程中,不少人在饮用河水后患上了痢疾。而由于没有带蚊帐,在疟蚊的追袭下,半数以上的官兵又得了疟疾……种种突发情况让川口头疼不已。

经过整整三天的艰难跋涉,直到9月12日上午,川口部队才来到伊鲁河畔,这时他们连前进的力气都没有了。

川口下令就地休整,给那些患病的官兵打针吃药,他还特地提醒众人,要格外提防自登陆后就让日军吃足苦头的美军飞机。

正这么说着,有人忽然喊了一嗓子:“飞机!”

大家赶紧准备疏散隐蔽,谁知紧接着就传来一阵“咯咯”的叫声,抬头一看,不是飞机,只是一只鹦鹉。

川口哭笑不得。为了掩饰窘态,他拿出一瓶威士忌,给每个军官的水壶盖上都倒了几滴:“为支队武运长久干杯!”

确定晚上进攻,自然又是要采用日军最擅长的夜袭,不过川口并不愿意像一木那么窝囊。他在总结地狱点之役的教训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单刀直入穿越伊鲁河,正是一木支队覆灭的主因。

要迂回嘛,日本陆军的经典战术怎么忘了?不应该啊!川口在战前动员会上告知众将:“我们要突然地出现在美军后面。”

川口爬上小山,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地形。他看到机场南端有一片荒凉的草地,草地尽头的树林边缘,则有一座蜿蜒起伏的山岭。

山岭上没有美军驻守,这一细节的发现让川口欣喜若狂。他立即决定天黑后跨过草地对美军发动猛袭。

有了得意之处,不显摆一下也对不起自己。川口把随军行动的战地记者西野叫来,指着油印地图上的美军阵地对他说:“不管陆军大学是怎么说的,要在夜袭中攻下敌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