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胜利,毋宁死(2 / 4)

地后,曾被一名妇女问道认不认识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笑着回答:“我不但认识他,而且还在他的指导下学过戏剧呢。”

连艾森豪威尔都给他拎过包,当过小弟,麦克阿瑟还能看得起谁,更不用说资历较低的尼米兹了。让麦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孩子似的噘了半天嘴之后,不但未捞到一颗糖,反而原有的蛋糕也被尼米兹切去了一半。

坏人,真是一群坏人!盛怒之下的麦克阿瑟在接见新闻记者时,直接开火:“最凶恶的敌人不是在前线,而是在我身后的华盛顿!”

记者就怕无猛料可采,听到之后如获至宝,马上将这句话列为新闻稿的头条标题。

面对记者,麦克阿瑟洋洋洒洒地数落起来,他说华盛顿一直藏着一个和他作对的“海军阴谋小集团”,这个“小集团”曾剥夺了他在菲律宾的增援部队,又使他失去了担任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的机会,真正可恶。

骂完了“小集团”,麦克阿瑟还不过瘾,又对主持这次战区划分的几个要人一并进行了攻击,从美国总统罗斯福、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到英国驻华盛顿的军事首脑迪尔爵士,都没能逃过他的唾沫星子。

进入实际操作后,麦克阿瑟发现,他的指挥权也受到了限制和约束。比如,他虽然是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官,可下面的海陆空军还各有司令,并非是直接一把抓。又如,凡是作战计划,麦克阿瑟必须向马歇尔汇报请示,如果与太平洋战区的尼米兹发生冲突,还得将矛盾提交参谋长联席会议解决。

麦克阿瑟非常郁闷,他再次提出太平洋战区的“统一指挥论”:“不统一指挥,在逻辑上、理论上,甚至在常识上都不能自圆其说。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力量分散,增加了伤亡和费用。”

凭着在军界奋斗几十载,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自信,老麦恨不得在所有人面前都说上一句:“你们啊,得听我的!”

麦克阿瑟的调调儿,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