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这里是巴丹(2 / 3)

们提供新闻。”

“您觉得在战争期间,新闻的真实性重要吗?”

麦克阿瑟:“我认为在战争期间,更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准确新闻,人民必须知道真实情况,必须懂得为谁而战。”

“您对澳大利亚当前的局势怎么看?”

麦克阿瑟:“请你们告诉澳大利亚人民,在大战前夕,我们必须挺住。谁才配活着?只有那些不惜为国捐躯的人才配活着!”

麦克阿瑟毫不意外地获得了他所需要的东西。从柯廷总理为首的政府高层,到一般民众,都不约而同地站到了他这一边。

“这里是巴丹!”西南战区司令部回答所有电话,都使用这句开头语,众人的斗志再次被激发出来。

8月6日,麦克阿瑟将巴布亚半岛的美澳军统一编为新几内亚部队,其任务是防止日军的进一步渗透。不过新几内亚部队兵力薄弱,用于防守欧文·斯坦利的仍然只有两个澳军营。

除兵力上处于劣势外,澳军的补给也很困难,通过小道的人力输送和少量空投难以满足其需要。数天之后,官兵们的体质即因缺乏食物、睡眠不足而迅速下降,紧张的战斗和行军更令他们疲惫不堪——所谓行军,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后退,以缩短补给线。

似乎没有人能够阻挡日军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了,但麦克阿瑟不这样想。

欧文·斯坦利因其险恶,美日双方均称之为“魔鬼山”。这座“魔鬼山”跟谁都不是亲戚,它对美澳军固然不客气,可也不会对日本人格外开恩。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崛井支队受的罪不会小,而且他们孤军深入,补给线会越拉越长,相反,澳军的补给线越缩越短,长此以往,澳军应该比日军更能坚持。

老麦始终抱有一种乐观主义情绪。他的部下后来回忆道:“在那段沉重的日子里,麦克阿瑟这四个字对我来说,就好像增加了一个中队的飞机,这四个字就是‘乔治,干吧’(乔治是这位部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