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章(2 / 4)

,越来越露骨,陈大郎寻个借口出来,绕了两圈,终于在角落的一个小房间里寻到了那名素衣女子,询问得知她名唤愫娘,年方十四,尚未梳拢,就转身去了。

天一亮,陈大郎就匆匆出了平京,回了通州。

隔了两日,陈大郎又回到平京,当晚就又去了之前那处。

他此次赶回通州,是回家筹措银两去了。他询问过行情,想要替清倌人梳拢,最少也得二百两。若是想赎身,因愫娘生相略显寡淡,不够诱人,价格不算太高,清清白白赎出去,八百两银子也就够了。

奈何,陈家虽然号称大族,但毕竟只是通州小地界的乡绅,族中产业有限,子弟们能够动用的现银就更少了。即便陈大郎被族中看重,倾全力培养的子弟,又时逢进京赶考之际,他搜罗了两天,也只搜罗到四五百两银子,离着愫娘的赎身银子还差一大截呢。

他揣着银票子赶过去,只想着给老鸨好生说一说,替愫娘暂缓一年梳拢,待他赶考得中,金榜题名之时,何愁没有八百两银子?!

不想,他意外遇见一位富商,性子极洒脱,出手也大方,与陈大郎一见如故,邀陈大郎共饮,几杯酒下去,见陈大郎脸色不好,就出声询问。

这位是山西来平京的行商,十年八年也不一定来平京城一次的,陈大郎自衬说了自己的心事也不怕此人做什么,于是,就把自己看中愫娘,却无力替其赎买的事情说了。

这位富商一听就大笑起来,只道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是缺银子,他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说着,就从怀里摸了一沓子银票出来,随意抽了两张塞进陈大郎手中。

陈大郎将信将疑地一看,竟是见票即兑纹银两千两。

他吓得手一抖,差点儿给富商丢回去。还是富商豁达,只说银钱不过是身外之物,真把它看重了,人就真俗了。

又说,他看好陈大郎的气度才学,觉得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高官厚禄,届时再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