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顽贼> 第四十章 过把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过把瘾(2 / 4)

六把放过血的鸡子拿去拔毛,刘承宗洗了手起身走进厅堂,看见堂弟苦思冥想的表情就知道,族里的财政状况并不好。

“打的粮肯定不够,咱这四百二十亩地用种粮四十四石,夏粮至多打三百石,正税、种粮要留五十八石,剩下二百四十石,上下十几口人、十几头大牲口,能撑个半年多。”

这就是陕北地薄,在这片土地上即使是有百亩田地的人家,依然算不上地主大户,因为一百亩只能打出关中四十亩的收成。

“但二叔要从这算地租,我看难,粮食只够自用,官府摊派咋办?那可比正税高。”

明代的正税很低,这是开国就定下的基调,太祖皇帝清丈田亩,依照当时的每年花费定下基本的正税,三十税一,后世不再增加正税。

但开国新气象国泰民安,田亩数量固定,没有藏田隐田,收上来的正税刚好够花,必然会导致中期以后田亩数量减少,正税不够花了。

然后聪明的朝廷就创造了寅吃卯粮的加派,就是头年干的大事钱不够没关系,亏空也先干着,留到明年加派补上亏空。

为对付建州后金而提出的加派三饷,混在正税里一点儿都不高,也就十五税一而已。

老百姓年入三百石米粮时,绝不会叫那三十五六石的正税压垮,压垮百姓的是当他年收入只有五十石的时候,还要交六石。

因为收入已经不够吃喝了。

何况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税种,役。

起运银粮、修补城墙、修缮衙门、还有雇人敲梆子打更……都是役,也都是大明帝国子民的法定义务。

你要种地你不想去,就只能交银交粮代雇。

核算下来比正税贵得多,而且种类不一。

老爷子收过税,对这个懂得很,还是摆手道:“你先别管摊派,按正税吃用算地租,摊派后边想办法,大郎和狮子不是带了粮回来?”

说完刘向禹就想到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