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顽贼> 第二百八十七章 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七章 沙子(2 / 7)

进行声势浩大的开垦工作,狮子军的战士们都知道大帅在为田地操心,他们里头可有不少是农民出身,其中还有些种地的行家里手。

这些人对沿途土壤非常上心,每寻至曲流地段,必上前探查台地水土,往往能得到不错的收获。

这里最肥沃的土地就是山区较小的平原,也叫坝子,几乎所有贵族庄园都占据在坝子上,除了坝子,退求其次就是河谷曲流地段的台地,面积小,但灌溉容易,土壤相对也很肥沃。

但在这片区域,最多的是河流冲击地,河流两岸的斜坡土地,可以被修整成梯田,土壤不那么好、劳作也比较费力。

护兵将适合开垦的田地一一登记,以待随后有了移民召垦,对刘承宗来说,他心里更多的是感慨。

他已经发现规律了,越接近大明边境,地理环境就越好,人的生活也越好。

在康宁府统治的大多数地方,农田很少、牧地很多,整个康宁府有草场百万余顷,牛羊牲畜数不尽,但这并不意味着富裕,实际上非常贫困。

和吃不起肉的蒙古牧民一样,牧区的百姓主要靠少量青稞和奶制品维持生命,只有极其富裕的贵族才会宰杀吃肉,但贵族又不养牛,所以等同于牧民不杀牛。

进了炉霍县境内,刘承宗渐渐能看见蒙古人了,因为番民不吃鱼,江河上却有许多捕鱼小能手,走近了一看,那小渔船、小筏子上,撑篙的都是蒙古人,看见军队就跑。

江河毕竟不是草原,撑着小船两岸全是骑兵,想跑也没地方跑,叫过来一问,那四川官话说得比谁都溜儿。

他们不是土默特,祖上是元末跟着宰相从江西调到成都平叛的军队。

对于在成都平叛,怎么把自己平进炉霍这个问题,刘承宗没有追问,反正这些蒙古人的撑船手艺和捕鱼技巧真不错,颇有一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气概。

在炉霍县西北十里,舅舅蔡钟磐带着长河西土司木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