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193章 笔力扛鼎五百年 (更新完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3章 笔力扛鼎五百年 (更新完毕)(2 / 4)

了解画家在这幅画时的背景、技法、笔法,甚至创作时他的心情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别人没有外挂,了解不到创作者太详细的信息,那是没有办法,向南能够做到这一点,又怎么会不愿意做得更好一些呢?

全色完毕之后,向南调制好矿物颜料,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启了“回溯时光之眼”。

……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已是三月初春时节,山上大树的枝丫上开始冒出了嫩绿的新叶,路边的野草也早已钻出了泥土,在春风中左右摇摆。

只可惜了一场大雨,将满枝头艳红的桃花打得七零八落,落了一地的绯红。

已经年届五旬的王蒙在心里暗叹一声,穿着蓑衣斗笠,步履蹒跚地朝着黄鹤山的方向走去,在他的身后,是同样满脸彷徨的家人。

王蒙出身是极好的。

他的外祖父是元代“楷书四大家之一”、创元代新画风的赵孟頫,他的外祖母管道昇同样是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除外之外,他的父亲、舅父等长辈的艺术造诣都极深。

在外祖父赵孟頫建立的书斋鸥波亭里,还常有文人墨客聚集于此,吟诗作对、品鉴书画。

这些外在的条件,使得王蒙从小就耳渲目染,不但开拓了他的眼界,更是提高了他的书画技艺。

然而,随着王蒙渐渐长大,元朝政府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日渐力不从心,农民军起义时有发生。

由于政局不稳,元朝至元六年(1340年)左右,王蒙携妻遁入临安黄鹤山中隐居,过起了“卧青山,望白云”的悠闲生活,有空就练练书法,作作画。

抬头便望山,低头便见水。

王蒙的山水画就更是出色,不仅写景稠密,而且布局大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同时代的著名画家倪瓒就曾在王蒙的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