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清隐龙> 739 沉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39 沉思(2 / 4)

千年的边疆民族,在此刻此时,正在向满人效忠,而不是向汉人效忠。

大战一旦开启没准就是一个百年啊!民族融合二百年的成果那时候也就一扫而空了。

直接军事推翻的想法,早就被否定了,那么第二条路呢?学习袁世凯,用权谋借势而为,逼迫满清下野怎么样?

这也是一个历史上证明可行的一个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让满清的执政基础越来越松动,最后送给满清皇族一份优待政策,让他们自行宣布退位,这也是一个办法。

当年隆裕太后一份退位诏书,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政权交接,更是从法理上让五族共和成为了可能。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这是开头点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九夏沸腾、生灵涂炭,说的是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内战之中,而命令袁世凯与军民进行谈判讨论,则说明满清已经没有了全面战争的想法或者说能力了。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

好了隆裕太后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明说,大家既然希望共和,都是人心所向的事情了,那么我就带着皇帝,将统治权交出来。请记住,是我们主动交出来的,可不是兵临北京城大炮轰炸紫禁城,我们娘俩在煤山上吊前所说的这番话。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